245%加征关税?!转口贸易或存在“重大风险”!
   2025-04-17
       
 全文概要

>> 实际上,对华全部商品加征至245%只是少部分高税率商品;

>> 转口贸易“失灵”的背后逻辑;

>> 不少跨境卖家逐步扩张市场布局到欧盟、加拿大等其他市场。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白宫官网更新了一则对特朗普签署的最近行政命令的情况说明中提到,“中国现在面临着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最高可达245%的关税”。此消息一出在跨境圈炸了,迅速引起热议。

同时,公告指出,特朗普政府同步强化贸易保护措施:

1)对华报复性关税提升至245%;

2)取消钢铁关税豁免,恢复25%基准税率;

3)启动「公平互惠贸易计划」,重审数字服务税等非对等贸易条款。

4)目前已有75国展开新贸易协定谈判,仅中国因实施反制仍承受超高关税。

 

美对华全部商品真的加征至245%了吗?

并没有,各位跨境卖家朋友们注意税率变化以防被第三方加收不必要的关税。实际上,对华全部商品真的加征至245%只是少部分高税率商品,比如:注射器和针头等医疗产品类。

 

以下这份是最新的美对华针对不同产品征收新关税税率。

不少跨境卖家表示:加征至20%、54%的时候还很焦虑,当丧心病狂的税率超过54%时内心已经毫无波澜了。

 

随着全球贸易壁垒的加剧,海外美国市场的关税政策变得愈发复杂。跨境电商卖家面对的挑战不仅是汇率波动、物流成本上涨,还包括愈演愈烈的关税制裁风险。

 

随着美对华变态的关税,“转口贸易”被不少外贸商视作一种替代方案,用以短暂降低成本或绕过某些国家与地区的高额关税。

 

如果想做转口贸易至美国真的要计算清楚额外运费、中转国税务,还要考虑下转口贸易的风险,如果操作不规范,“转口贸易”不仅无法帮助企业真正规避关税,反而可能为跨境电商卖家和供应链各环节埋下“定时炸弹”。 

 

美国海关查验升级

过去,利用转口贸易,确实可以先把货物发到东南亚进行简单贴标或包装,然后再出口到欧美,号称“东南亚产”从而享受更优惠的关税。

 

可如今,不少国家要求企业提供实打实的增值生产环节证明,或在当地进行真材实料的工艺加工。

 

自2023年以来,美国海关进一步加强了对“虚假原产地”的调查。随着美国海关(CBP)加大了对供应链溯源的审查力度,要求提交更详尽的供应链文件(包括工厂具体地址、原材料来源、加工流程等),此类“微加工”已不被认可。

 

一旦被欧美海关或当地政府抽查到真实生产情况,企业不但要支付高额罚款,还可能被列入黑名单,从而失去在当地主流销售平台的经营资格。尤其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账号被封或商品被下架,带来的损失远比关税高出数倍。  

 

供应链溯源变得透明

不仅是美国,欧盟也在光伏组件、电动车、纺织品等关税敏感产品上强化了海关稽查。

 

东南亚地区原先由于地理位置与生产配套优势,被很多中国企业用于转口,但欧盟各成员国互通信息,假若发现认证材料与工厂生产资料不匹配,企业就可能被追溯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或走私行为。

 

东南亚多国政策收紧

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原本是转口贸易的重要“中转站”,但它们在国际合作与本国产业升级的考虑下,也在不断提升监管水准。

 

越南甚至要求出口商出具至少35%当地增值的证明,否则无法签发原产地证(Form AJ)。马来西亚对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出口则加强文件审核。短期内利用东南亚做简单加工再出口美国或欧盟,门槛已经越来越高。

 

而且早在202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5〕12号),旨在规范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中国的贸易政策符合国际规则,指出了转口贸易淘汰风险高。

 

美国市场的政策变化无疑使得中国跨境卖家陷入两难,激烈的价格竞争正在不断侵蚀企业利润。因此,已经有大部分中腰部卖家,将市场布局到欧盟、加拿大等其他市场,本着“不把鸡蛋放同一个篮子”原则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86-18126298024
QQ:3008991689
邮箱:ddd@mydidadi.com
在线咨询
X